ps新建文档
选好预设,注意预设中的剪贴板,可以根据你内存里的截图或复制的图片(注意本地图片不行,因为本地的复制是对图片文件整体的复制,而没有复制到图片的数据)尺寸来设置大小(比如qq截图和printscreen键),建立好后ctrl+v可以将截图直接复制上去;
然后也可以根据本地的文档进行图像预设;
小细节:可以拖动预设下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微调
如果你设置的数据乱了而又想恢复原来的状态,按住alt键不松点击复位键可以进行复原;(19版可以用ctrl+z的快捷键)
不同的预设可以使用的计量单位也会有所变化,比如web预设中基本单位是像素。
但是设置好了单位,图片不一定会清晰,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分辨率了;
常用分辨率设置:
洗印照片 300或以上;
杂志,名片等印刷物 300;
高清海报写真 96-200;
网络图片,网络页面 72;
大型喷绘 25-50;
然后就是设置颜色模式,可以根据需求来决定,这里说两个最主要的——RGB和CMYK
面向web进行的图片设计大多参考的RGB色彩;
而印刷品大多使用cmyk颜色模式,比起RGB显得整体颜色更为暗一些;
颜色后面可以选择位数,一般的印刷品和显示器8位就够了;
再之后就是背景内容,可以选择白色,背景色和透明;
白色没什么好说的;
背景色,来自左下角工具栏的两个色卡叠在一起一样的东西,上面的一块为前景色,下面的一块为背景色,快捷键X可以进行前景色和背景色的互换,快捷键D可以恢复最初的前景色和背景色,也就是黑色和白色。点击前景色或背景色,可以对其色彩进行设置,调好后点击确定就可以设定前景色或背景色了;
透明,如果选择了透明,画面会变成灰白相间的网格,这在ps中是透明的意思,和白色不一样,白色全部是又白色像素点覆盖的,而透明则没有任何的像素点。另外,如果受不了透明的灰白网格画面,你也可以在首选项里改变透明的表现形式,如改为橙白网格;
你也可以修改并保存自己需要的预设,以便下次使用;
高级选项待补充;
如何再次修改文档的参数?
点击菜单栏->图像
可以看到图像大小这一个选项,(快捷键Alt+ctr+l)
点击可以重新设置图像大小,下面还有三个选项,勾选了约束比例就可以勾选缩放样式,勾选缩放样式修改文档大小时,它的图层样式也会跟着放大缩小,是成比例的。而约束比例的作用是限制长宽比。重定图像像素会锁定像素,只能修改文档大小。
还可以设置自动分辨率
分辨率的计算方法
画面总像素值 = 宽度像素值 * 高度像素值 = 高(英寸)* 宽(英寸)* 分辨率(像素/英寸)的平方
扩展
一些常用分辨率的度量单位(解释来自百度百科)
PPI,DPI,LPI,后边都带“PI”(per inch),都是以英寸为单位表述某分辨率的术语,打头的字母就是: P——pixel(像素),D——dot(点),L——line(线)。
DPI(Dots Per Inch,每英寸点数)是一个量度单位,用于点阵数码影像,指每一英寸长度中,取样、可显示或输出点的数目。
DPI是打印机、鼠标等设备分辨率的度量单位。是衡量打印机打印精度的主要参数之一,一般来说,DPI值越高,表明打印机的打印精度越高。
DPI是指每英寸的像素,也就是扫描精度。DPI越低,扫描的清晰度越低,由于受网络传输速度的影响,web上使用的图片都是72dpi,但是冲洗照片不能使用这个参数,必须是300dpi或者更高350dpi。例如要冲洗46英寸的照片,扫描精度必须是300dpi,那么文件尺寸应该是(4300)(6300)=1200像素*1800像素。
Pixels Per Inch也叫像素密度,所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量。因此PPI数值越高,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。当然,显示的密度越高,拟真度就越高
Pixels Per Inch是像素的密度单位,就像PPI值越高,画面的细节就会越丰富,所以数码相机拍出来的图片因品牌或生产时间不同可能有所不同,常见的有72PPI,180PPI和300PPI,默认出来就是这么多(A710拍出的是180PPI)。 DPI(Dots Per Inch)是指输出分辨,针对于输出设备而言的,一般的激光打印机的输出分辨率是300DPI-600DPI,印刷的照排机达到1200DPI-2400DPI,常见的冲印一般在150DPI到300DPI之间。
印刷中lpi是网线数的意思是指印刷品在每一英寸内印刷线条的数量(lines per inch,简称:lpi,即每英寸行数),“网线数”也就是印刷网线的密度。ppi一般是lpi的两倍